企业风采
当前位置:首 页 > 企业风采
中华老字号扩容的背后
发布时间:2023-12-26 10:08:49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国际商报 浏览次数:

   今年2月,商务部联合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文物局出台《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启动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工作。根据《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坚持“优中选优”的工作原则,实施“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措施,五部门联合对已有中华老字号开展复核,11月,复核结果公布。在这个过程中,五部门也在积极推进新一批中华老字号认定工作,聚焦历史文化深厚、经营管理规范、创新发展能力突出三个方面制定评价指标,新一批拟认定名单已于12月21日出炉。

  “金字招牌”非一劳永逸 动态管理激发活力

  “此次评定的过程非常漫长,经历了充分广泛的调研、征求法律部门意见、听取社会方方面面的意见等环节。”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老字号工作委员会主任张丽君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品牌方面,创立时间必须达到50年以上;企业方面,主营业务连续经营30年以上,这都是硬指标。”

  张丽君告诉国际商报记者,整个示范创建工作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主要包含三个维度:历史文化、经营管理、创新发展能力,“这三个方面是缺一不可的”。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张威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复核与遴选都是按照示范创建办法的精神和基本要求,将品牌条件和企业条件两个方面作为基本条件,达到基本条件的基础上“优中选优”,将历史文化深厚、经营管理规范、创新发展能力突出的企业和品牌评为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既完善了老字号的管理,也推动了老字号的建设发展,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提升商业品质的重要举措。”

  北京工业大学品牌研究院院长、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兼老字号专业委员会主任祝合良指出,在强调历史文化的同时,更加注重经营管理和创新发展,尤其是对创新发展赋予的权重最大,目的就是将具有创新的中华老字号评选出来,发挥他们的示范创建作用。

  在今年的中华老字号复核评定工作中,地方商务主管部门积极行动,与当地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文物、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加强联动,并调动当地老字号协会的积极性,对已有中华老字号进行复核,开展新一批中华老字号认定。

  其中,山西有17家企业“通过”复核,6家企业“附条件通过”,4家企业“不予通过”,并在山西省商务厅网站进行了1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期内未收到异议。5月底,山西省把复核结果上报至商务部。同时山西推荐的14家企业全部进入新一批中华老字号的公示名单。

  经市局初审、部门联合审查、专家评审、向社会公示后,江苏省商务厅向商务部报送复核建议和新一批中华老字号推荐名单。江苏省原有中华老字号96家,有1家中华老字号被“摘牌”,17家企业入选新一批中华老字号。

  安徽省商务厅针对此次示范创建工作开展为期两月的“一对一”申报辅导,努力提升申报质量,受到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企业的高度评价。

  “当前中华老字号已经建立起‘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这也告诉企业,中华老字号的‘金字招牌’不是一劳永逸的,老字号不能倚老卖老,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摆资历。”山东省老字号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魏子杰说。

  以人为本贴近民生 文化属性与商业属性完美融合

  据了解,今年的中华老字号认定工作进一步强调老字号和非遗、文物、博物馆等文化遗产的融合联动。新认定的388个品牌,平均年龄达138岁,最年轻的也超过50岁,71.6%的品牌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3.1%的品牌拥有可移动文物。

  在张威看来,以人为本、贴近民生是拟认定的新一批中华老字号的一大特点,它们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更好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特色或地域文化特征,也具有行业代表性。

  “新一批老字号企业有一个特点——非常重视知识产权,重视技术创新。95%~98%的企业没有商标纠纷。”张丽君指出,这次所有的老字号企业都有专利,这些专利并不限于外观专利和实用专利,更有发明专利。有的企业专利总数达200多项。“这些企业有自己的技术传承,产品特色鲜明,这就是‘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他们的技术 底蕴因为得到保护而越来越深厚。”

  祝合良认为,新一批中华老字号名单充分体现中华老字号的示范创建特点。与前两批相比,这次认定不仅仅注重老字号的历史文化、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更加注重老字号的经营管理和创新发展。“将经济效益比较好的,制度建设系统比较健全的,在产品服务、技术、消费场景等方面创新发展比较突出的,同时还有社会责任感的老字号企业选拔出来,起到示范创建的作用。”

  据魏子杰介绍,山东省这次推荐的老字号覆盖食品加工、工艺品、医药保健、酒水饮料、餐饮业、纺织业、零售业等十余个行业,都是行业类目中的佼佼者,特点也很鲜明:一是历史悠久,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品牌;二是地域文化突出,是靓丽的城市名片;三是示范引领,不少企业都是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在守正创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备一定引领作用。

  记者了解到,江苏省有17家企业被拟认定为新一批中华老字号,覆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12个行业,拥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共9家,其中成立年代最早的老字号企业距今已有484年历史。

  浙江36家新晋中华老字号的产业分布则更加均衡,与百姓生活相关的实用品包括丝绸、服装鞋帽、瓷器等制造行业的比例有所上升,餐饮、食品行业的比例有所下降。浙江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认定的老字号涉及的领域更加宽泛、社会各界的认可度更高、企业的积极性更强。

  张丽君表示,新一批老字号企业非常重视企业的文化传承。“除了诚信精神支撑着企业的文化精神以外,还有很多结合自身产品形成的儒家文化和其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因此大多数都建立了博物馆,记载品牌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从这一角度来说,中华老字号的示范创建管理由国家部委共同合作开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北京市本次入选的22家老字号分布在文教、纺织服装、餐饮业、零售业、居民服务业等9大行业,拥有区级以上非遗项目的企业占比过半。这些中华老字号平均年龄达140余岁,百年以上的有10家。

  此外,张丽君还指出,新一批中华老字号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是符合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的,有非常显著的现代管理特点。企业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不同模式,有的企业是独家经营,也有的企业选择连锁经营,并不局限。

  据了解,上海推荐的新一批中华老字号企业达34家,拥有4项市级非遗项目,1/3的企业为百年老店,近半数企业2022年销售规模过亿元,30%已经实现了内外贸一体化经营,更有2家高新技术企业和1家上市公司。

  培育国货“潮品” 高质量扩内需促消费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同时还提出“积极培育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以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著称的老字号,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新时代商贸文化的一块“金字招牌”,对弘扬传统文化、扩大国内需求、培育国货“潮品”新消费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对此,祝合良表示,老字号企业所从事的行业基本上是民生行业,主要有餐饮住宿、食品加工、医药、酒类、商业零售、服饰鞋帽、居民服务等行业,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充分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2022年,1000多家老字号企业营收达1.2万亿元,占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2.8%。“今年推出的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企业,就是要进一步发挥老字号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让老字号企业做强做优,充分发挥老字号企业在扩大内需和推动消费持续扩大中的基础性带头作用。”

  “老字号是我国极其重要的传统商业资源和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经济文化价值。推动老字号示范创建,有利于提升消费供给品质,更有效地满足消费需求。”张威表示。

  魏子杰认为,商务部开展老字号示范创建,聚焦充分发挥老字号在建设自主品牌、全面促进消费、坚定文化自信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将把更多以守正创新引领品质消费的长寿企业纳入到中华老字号队伍当中,有助于我国老字号企业在坚守诚信经营、坚持匠心匠艺的同时,加速年轻化发展,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传承创新、培育国货“潮品”,引领品质消费、消费升级,助力促消费、扩内需等发展战略。

  山西省老字号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乔志军给出了一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山西省老字号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达336亿元,同比增长33%,利润总额131亿元,同比增长31%。数据反映出老字号在带动消费、扩大内需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据了解,今年的认定工作更加关注面向个人和家庭日常生活提供产品服务的行业或领域。在388个品牌中,既有食品、餐饮等传统行业,也有工艺美术、中医中药等具有中华文明鲜明特色的领域;既有柴米油盐、笔墨纸砚等百姓常用的商品,也有汝窑青瓷、藏香藏药等极具地域特色的商品服务。与前两批中华老字号合并计算,共涵盖32个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

  上海此次推荐的34个品牌既包括享誉全国的国货“潮品”,如英雄牌钢笔、美加净牙膏、蜂花檀香皂等,也包括地域特色浓的上海味道,如光明村、泰康食品、哈氏等都是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品牌。上海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品牌和企业在扩大内需、促进居民消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涵盖了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多个领域。其中,零售服务业12个、餐饮服务业10个、纺织服装及日用品行业5个、食品加工业2个、文体用品业2个、医药行业2个、生活性服务业1个。

  “老字号产品制作工艺、花样特色等方面具有独到之处,产品质量和口碑上乘,品牌极具市场影响力,不仅拥有稳定的顾客群,而且对消费者具有品牌和品质保障的双重吸引力。”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流通室主任依绍华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在消费需求由有向好的转变过程中,老字号产品具有的历史传承性和年代感,不仅能够满足既有老顾客的情怀,而且能够承担满足消费者对国货精品的新需求,对提升消费品质、扩大消费规模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更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保障。”

  常态培育动态监管 鼓励创新拓展品牌价值

  对老字号最好的保护,就是促进其创新发展,也唯有创新发展才是老字号的出路所在。在今后的常态化管理中,如何让中华老字号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张威指出,应按照示范创建管理办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发展,同时,积极做好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的相关工作,鼓励老字号企业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营销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方面开展有益的探索,激发老字号发展活力,弘扬优秀文化,拓展品牌价值。

  祝合良建议,一是要建立常态化的管理机制,让之前保留下来的中华老字号和新公布的中华老字号能够时常接受主管部门的监管,让监管部门能够及时了解、跟踪中华老字号的发展状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大对优秀的老字号企业宣传力度,发挥它们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是中华老字号企业要主动地向商务主管部门汇报有关经营情况,要及时上报有关经营数据,以便商务主管部门做好指导工作。

  依绍华也表示,下一步,要加强老字号创新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推广老字号企业在产品生产质量把控、营销方式和品牌培育方面的经验做法,尤其是对产品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老字号企业进行宣传,同时加大对具有影响力的老字号企业商标权、名誉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还要引导企业加大新产品研发设计投入,将数字技术与企业经营管理和产品销售等深度融合,及时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和消费者需求倾向,推出更多适销对路的商品,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

  不少地方商务主管部门也在加强老字号动态管理,引导支持老字号守正创新、做大做强。

  江苏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聚焦培育发展,坚持“优中择优”,从市级老字号中培育创建一批历史底蕴深厚、文化特色鲜明、工艺技术独特、设计制造精良、产品服务优质、营销渠道高效的江苏老字号,与中华老字号形成梯度培育。同时,还要发挥进博会、老字号博览会等展会重要平台作用,通过掌门人(传承人)直播及逛展等方式跟踪宣传报道展会情况,助推江苏老字号拓渠道。

  据北京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将继续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深化落实《进一步促进北京老字号创新发展的行动方案(2023-2025)》,优化老字号发展环境,鼓励老字号创新产品服务,通过打造北京老字号必带必购产品培育老字号城市级伴手礼IP,鼓励建设产品聚合的“北京有礼”老字号礼品馆,设立线上老字号主题专区等鼓励老字号集聚化发展,举办全国性的中华老字号博览会促进行业交流合作,引导老字号“走出去”,擦亮北京老字号金名片。

  魏子杰表示,山东省将紧跟商务部步伐,结合《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出台新的山东老字号认定和动态管理等相关规定,更好地引导企业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走进现代生产生活,不断提高山东老字号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可以看到,很多中华老字号企业正在发力,努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引入现代管理制度、推动线上线下融合等方式,提升品牌发展活力,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与时俱进,洞察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期待,加强内部管理、产品创新和服务提升,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狗不理集团党委书记于庆辉向国际商报记者介绍道,狗不理餐饮连锁酒店在积极探索“直播间下单、送餐到家”新模式。开通抖音直播间,通过线上预订下单、送餐服务到家,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降低了堂食成本,将节省的成本通过降低菜品价格的方式再次让利给消费者。并且始终保持较高的科研投入,通过产学研合作,用未来食品科技赋能中华传统食品,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例如与江南大学共建老字号食品研究院,积极与海河实验室合作助推科技成果转化,目前已成功将筛选并经过生物合成的益生元注入狗不理包子皮,第一款益生元狗不理包子已经研制成功。

  吴裕泰则深入挖掘自身的历史和文化资源,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文化内涵的传递来提升品牌价值。在做优老百姓的口粮茶的基础上,相继开发了清香型、醇香型茉莉花茶、冰糖香茉莉花茶、飘雪茉莉花茶等,产品更加丰富,消费者选择更加多样;对茶庄进行改变改进,不仅销售茶具等慢消品,而且还开发销售茶味冰淇淋、茶味饼干、茶饮、抹茶拿铁等快消品,慢消品和快消品相互补充,助力销售增长和品牌影响力扩大。

  内联升“掌门人”程旭表示,在消费分级的趋势下,下一步工作须聚焦人才储备、产品升级、品牌营销,以保持品牌的生命力和市场的热度,“未来要走的路还很远很漫长”。内联升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方向是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内联升布鞋文化博物馆刚开业,有一幅流动的《清明上河图》局部图,在上面仔细找一找,可以看到一家鞋店,用专门的“手电筒”照向画面,被照亮的范围内画面就动了起来,人物活灵活现变成了“动画片”。程旭透露,这是数字时代跨界创新的一项“黑科技”。近日内联升还入选了北京市认定机构2023年认定报备的第四批4507家高新技术企业,开启了从传统制造业向科技制造业转型的新征程。“文化创新+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程旭总结道。

全国肉类工业科技情报中心站 肉类工业杂志社 地址:中国湖北武汉市江岸区堤角前街15号
电话:027-82319036 82359099 82359199 传真 :82319036 备案号:鄂ICP备14000012号-1 技术支持: 捷讯技术 后台管理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231号